01
國務院近日發出通知,部署開展2018年國務院大督查。
此次將重點督查六大方面,包括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重大工程項目建設、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等情況。
02
由住建部研究起草的《關于加快推進實施工程擔保制度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近日公布。
其中,有這樣一條內容十分值得關注:(六)推行工程保函替代保證金。嚴格落實國務院清理規范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的工作要求,對于投標保證金、履約保證金、工程質量保證金、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建筑企業可以保函的方式繳納,對于銀行保函,建設單位和有關部門不得拒絕。工程保函的保費應計入工程造價。
指導意見提出了“到2020年各類保證金的保函替代率提升30%”的工作目標。此次住建部發布征求意見函,或將進一步推進此項改革,有助于為工程企業大幅減輕負擔!
03
日前,住建部發文同意在上海、深圳市開展工程總承包企業編制施工圖設計文件試點。
試點期限為3年,自2018年8月1日起至2021年7月31日止。
04
7月5日,住建部公布6月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事故情況。
6月,全國共發生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事故67起、死亡75人,分別同比上升8.06%和下降6.25%。
05
7月7日,國務院安委辦、應急管理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當前安全防范工作的緊急通知》,提出建筑施工要深入排查宿營地、工棚等重點位置存在的自然災害風險隱患,嚴格控制安全距離,遇到極端天氣提前采取有效防范應對措施。
具體要求為:一是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部署。二是統籌推進,深化專項治理。三是注重培訓,提升安全素質。四是加強宣傳,提高安全意識。
06
2018年《財富》中國500強排行榜于7月10日發布,26家基建、建筑類企業上榜,數量比去年增加兩家。
今年中國500家上榜的上市公司總營業收入為39.65萬億元人民幣,上榜公司的年營收門檻為138.64億元。
07
7月12日,應急管理部發文稱,建筑業安全生產形勢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建筑業事故總量同比上升4.3%。
應急管理部分析認為,建筑業生產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施工現場管理混亂,不按方案施工,違章指揮違規操作。二是建設項目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三是政府有關部門監督檢查職責落實不到位,對存在的風險和隱患沒有及時督促企業管控整改。
應急管理部警示:當前我國經濟保持穩中向好態勢,截止去年底,全國建筑企業和建筑業從業人員連續5年保持增長,特別是6月份以來建筑業開工率上升,施工旺季與投資增速加快疊加,建筑業安全生產系統性風險在今后一定時期內仍然較高。
應急管理部要求,加大安全監管執法力度,督促建筑施工企業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各地各有關部門要以防坍塌為重點,切實強化施工現場安全管理,加大隱患排查治理力度,狠抓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有效遏制建筑業事故上升態勢。同時切實抓好暑期安全生產各項防范重點工作,切實加強防汛安全、旅游安全、江河游泳安全、探險安全和城市安全管理,落實防范措施,嚴防暑期發生群死群傷事故。
08
7月12日,人社部向社會公布了全國首批拖欠農民工工資“黑名單”,涉及14家違法企業和6名違法人員,其中包括多家建企。本輪“黑名單”公布后,聯合懲戒機制將首次發揮作用。
在解決工程建設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方面,住建部主要開展了這些工作:
1、協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查處欠薪企業。各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積極協助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查處建筑市政工程領域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2018年1-5月份共查處案件1萬余件,清欠金額52.2億元。
2、加快制定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起草了《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辦法》,明確了建筑工人實名制管理的內容、各方職責和義務及有關要求,已印發各地征求意見。
3、不斷推進全國建筑工人服務管理信息平臺建設,實時采集建筑工人信息包括基本信息、技能、工資發放等,通過信息平臺實現高效管理,將“黑名單”信息在平臺中納入,限制企業市場行為,落實聯合懲戒。
4、嚴厲打擊轉包違法分包等違法行為。持續保持對各類建筑市場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2018年一季度,各地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共查處1300余個項目存在各類建筑市場違法行為,涉及建設單位1000余家,施工企業800余家。對存在違法行為的建筑企業和人員,分別采取了停業整頓、限制投標資格、沒收違法所得、責令停止執業、罰款等一系列行政處罰或行政管理措施。
09
7月12日,住建部在媒體吹風會上稱,今年上半年,全國棚戶區改造已開工363萬套。
下一步,要抓好棚改項目建設;依法依規控制棚改成本;因地制宜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